top of page
台灣
搜尋


完售之前-搖滾一刻
日前參加募資,購得這本以描述台中音樂場景變化的書籍。 以首次出版的單位來說,算是表現非常優異且夠水準的。整本輕鬆好讀,編輯用心誠懇,內容層次清楚,閱讀時間約2小時內即可完食,文字筆調流暢不尷尬;視覺佈局調度上,為了展現「搖滾」態度,每個篇幅單元都十足十地端上滿滿的視覺刺...
2023年3月12日


《學美之旅》
《學美之旅》是于國華集結20年體驗「美」的歷程之書,從啟蒙、學習、探尋到有所感而能隨心所欲地領受美,細膩溫厚的透過文字記錄著。書如其人,字裡行間都在在顯現他溫暖同理的靈魂,與筆下每個人事物共感,描繪著於他的學美筆記。 美也是認識世界、打開個人生命經驗的一扇窗,如書中所說:「...
2023年1月27日


周自從《自從彼時陣》
某天在臉書上看到朋友發文推薦,便開始注意這張專輯,然後想也沒想的就買了專場的票,接著進到The Wall開唱後,才聽見這專輯的任何一個音符。 專場當天,我是個純潔小白,在全然陌生狀態下品嚐演出。氣氛很好,音樂也有趣,豪華的共演嘉賓陣容令人印象深刻。不只如此,讓我用力睜開綠豆...
2023年1月20日


我看《Q:歌舞伎之夜》
鮮少搶票搶輸,這次竟然敗給金流而只能坐在三樓看戲的我。入座時原本還有點嘔,就在離場時改變了心意,幸好自己是在三樓,比過往更深刻清楚的領受什麼是「舞台劇宇宙能量爆發」。舞台氣場太強,以致於都忘了是在「台灣」國家戲劇院看戲,不是日本。...
2022年11月1日


三牲獻藝《八仙》
這是一張有趣的專輯,以中國民間傳說「八仙」為標題,在音樂內容安排具新鮮感的嘗試。 時常出現在廟宇建築雕飾的八仙,是由一群凡人經過俗世歷練渡化成仙。他們分別是:呂洞賓、李鐵拐、鍾離權(漢鍾離)、藍采和、曹國舅、韓湘子、何仙姑、張果老。祂們各自擁有成仙的神奇色彩,也代表民間...
2022年10月7日


庄跤人(裝咖人)《夜官巡場》
《夜官巡場》是張具有地方風土的台文故事專輯。民謠搖滾融合北管曲調,立足真實的生命經驗為基礎,構築出人鬼神相處模糊的世界,以鐵漢柔情之姿分享故鄉風景。 嗩吶齊發的開場,超過癮!很難相信這是首張專輯,內容聲音等各方面都超乎想像的穩重。最為欣賞編曲與歌詞,每聽一次,就像是閱讀過一...
2022年9月13日


沒有煙硝的愛情
#有劇透 終於有機會把惦記在心的電影完嗑了。2018年上映的波蘭電影《沒有煙硝的愛情》(波蘭文:Zimna wojna,英文:Cold War),是一部波蘭民謠貫穿整部電影的愛情故事。 節奏非常優美流暢,乾淨雅緻,淡化大時代下的悲情,強化為了守住真愛的永恆意...
2022年9月4日


我的藍調時光
給自己一天休假時間,終於把《我的藍調時光》看完了! #有劇透 深深覺得這劇是給這世代40~55歲熟大人的一封關於人生的療癒情書。 劇中個角色面對的人生各種難,其實在你我周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,而怎麼從這些難當中面對釋懷,繼續人生,真的是一場漫長的修煉。 ...
2022年8月13日


陳建年《pongso no Tao》人之島 專輯
陳姓井圓第三張創作專輯,獻給台灣美麗的離島—蘭嶼。 我越來越確信每張專輯都有它自己的氣味、無法複製的個性與辨識度。即使是同款曲風或音樂類型在同一清單接續撥放,銜接上一張專輯尾聲與下一張專輯開頭時,就在這切換的瞬間,第一個音散發出來的氛圍有異(要說的事情也不同),原...
2022年8月10日


與神性對話—大竹研 & 若池敏弘《YÜ》
《YÜ》這專輯是近半年來最常聆聽的專輯之一,特別是正要進行相對端莊、需心領神會的作業時,透過這專輯的陪伴,總是能讓思緒安靜祥和,在緊繃疲憊中能舒緩。 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發源地印度,擁有豐沛精彩的文化與藝術。從土地河畔孕育而生的印度音樂,據聞誕生於三千八百多年前,從印...
2022年6月29日


台中散步旅行—東協廣場
去年因為工作出差,正打算從台中南下時,想要買個行李箱來方便移動,朋友帶我到台中火車站附近購買。記得當時就發現,這裡似乎出沒了相當多的東南亞的移工或新住民外,騎樓還有不少泰式風味的小店。 從飯店步行5分鐘來到舊名為「第一廣場」的東協廣場,據說這裡有地道的泰國料理,循線覓...
2022年6月13日


蘇瓦那.恩木伊.奇拉雅善《霍格的天體》
蘇瓦那.恩木伊.奇拉雅善,為CMO樂團成員之一,現在是原住民族廣播電台「職人藝事變」節目主持人,在2020年底推出個人專輯《霍格的天體》。 音樂是工藝技術的展現,同時也是訊息的載體。專輯裡演唱的語言,大部分是我不懂的阿美語和一首粵語。聽不懂歌詞,怎麼還有辦法接受訊息?這也是...
2022年6月1日


《歌唱臺灣》讀後感
自入手到真正看完,經歷一年多,終於看完了。 嗯,看完感覺五味雜陳,有點心酸酸。藉由拜讀作者精心綿密的研究,讓我對「流行音樂」有了更寬廣的視野理解與樣貌的認識。 《歌唱臺灣—連續殖民下的臺語歌變遷》一書,內容探討了臺語歌曲從日治時期到臺灣解嚴止(西元1895~1987年)的演...
2022年5月30日


「台灣流聲機 西城行歌」特展
一進展間,眼簾映入專輯封面如膠卷影格般,一幕幕地使人想起那張專輯與自己的生命連結。拿了幾塊感興趣的CD,拉起椅子,放在塗寫許多令人莞爾一笑立可白字的褐色木製桌子。戴起耳機,按下Play,無設防地沈浸在音樂、時代與我所交織的回憶裡。...
2022年5月15日


原聲探索_臺灣原住民音樂簡史
講師—徐睿楷(Eric Scheihagen),是資深臺灣流行音樂研究者,專精於戰後臺灣原住民的流行音樂脈絡,只因其長期缺乏資料的整理建立歸類,因此促成Eric的投入研究。日前在執行《台灣樂士錄》,需要資料搜索與知識背景建立時,經常閱覽Eric分享的研究資料,受益良多。...
2022年5月1日


陳姓退休井圓首場個人較大型演唱會
我想等我老了之後,一定會對這場演唱會印象深刻!記得演唱會票開賣時,恰好在機車旅行的深坑山區午餐,待搶到票後就在途中小七取票,一切都配合得很棒。 升降旗的橋段太可愛了! 陳建年的音樂作品,總是充滿了自然、情感豐沛的土地情懷,呈現誠懇樸實的音樂魅力。這樣的特質或許是因為他是位警...
2022年2月13日


北師美術館「光──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」
趁著年假來看了。 整場展覽裡展品豐富精彩。其中讓我意外的,當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時,學生就學資料是以「米食重量」做為家中資產衡量依據,也能反映正當時台灣社會依舊是務農為主吧。 被當做宣傳重點的《甘露水》,被擺放在充滿綠蔭與光線充足的地方,再加上作品自身散發出來的氣場,更顯高貴與...
2022年1月31日


Kusbaia原夢飛翔-28屆原棒協關懷盃
一年一度的關懷盃,上個禮拜在花蓮圓滿順利結束。 感謝協會,讓我有機會第三次全程待滿整個賽事。過往都是在花蓮縣立棒球場為青少棒隊伍比賽場地擔任監場志工,那四天就整整地跟國中男孩相處,和一群名副其實「中二」男體驗棒球,中間有許多頑皮的青春趣味;這次則前往以少棒為主的國福C球場監...
2021年12月25日


臺北山城之旅
就在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的當下,決定來趟有趣的玩耍—騎機車玩臺北。 想起前些年參與的《臺北城的十張椅子》音樂會,記得那天聽完情緒飽滿到不行,掛著淚眼離場。這音樂會提醒著在這城生活多年的我,對它還相當陌生。趁此機會,構築這趟三天兩夜之旅,接觸更多面向的臺北。 ...
2021年10月17日


台灣樂士錄 Taiwanese Maestros 第一世代專訪紀錄——圓滿落幕
9月29日講唱會結束後,回家洗澡後只想發呆緩和與早睡,深深深深深深感受到什麼是布袋戲裡台詞說的「仙拼仙」,磁場強大、才氣四溢,功力加總應該有超過五百年吧。 一首流行音樂要問世,經由專人填詞譜曲、歌手演唱外,還需要編曲者與樂手、和音、錄音等一群幕後音樂工作者奉獻才華,歌才會長...
2021年10月3日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