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客戶 Client
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
年份 Year
2023~2024
更多相關文案露出連結
2023年5月刊-光點人物 / 陳美汀

部分內文摘要:
從聽說到事實 石虎在這裡
經過評估,她鎖定苗栗山區並架設多台攝影機,開啟研究。陳美汀發現,苗栗境內多為丘陵,農民會依地勢在稻田附近挖掘埤塘,作為蓄水之用,而田邊則有相思樹與竹子盤據成林,再加上隨處可見的草地,看似無心卻有機的鑲嵌成「里山」地景, 吸引多樣野生動物落腳於此。她心裡浮起驚嘆號:「這裡一定有石虎!」架設相機後,終於在2004年的苗栗拍到第一張石虎照片確認蹤影,證實論述果真不假⋯⋯
2023年7月刊-藝起來玩 / 蘇瓦那

部分內文摘要:
「回來東部後,開始慢慢放下一些事情,好像天地開闊了,你就開闊了,所以這幾年關於自然的創作也多了。」《霍格的天體》專輯〈Sera〉(阿美族語:地)一曲,便因此誕生。回到家鄉與自然共處的蘇瓦那,把感官打開 化為容器,「當你與土地連結扎根時,每一寸根都蘊藏不同智慧,扎得愈深、獲得愈多。」待收穫滿載,創作即自然湧出。從都市叢林登出,重返山林小鎮定居,踩著輕盈從容的腳步認識居住所在。人自在了,心寬裕了,日子就活成一首簡單動人的歌。
2023年8月刊-藝起來玩 / 阮光民

部分內文摘要:
「炊仔飯」(tshue-á-pn̄g)是斗六人才懂的暗號,兼具地方特有美食與體罰的代名詞,若和同學說起自己闖禍不聽話,被父母請吃了一頓「炊仔飯」,大家馬上就能意會。從當地美食聯想起《用九柑仔店》中,俊龍答應阿公回鄉吃飯後來爽約的情節,實際上是他曾粗心讓曾祖母空等過,徒留一桌老人家費心準備的飯菜,長大後才明白不應該,阮光民將這段往事帶入作品,成為給讀者的一則溫馨提醒⋯⋯
2023年9月刊-藝起來玩 / 百合花樂團

部分內文摘要:
成長累積的聆聽經驗,誘發著奕碩和威佐拿起樂器,彈奏出向偶像學習的音符;奕碩疑惑:「國外歌手為何能輕鬆地在大眾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?我也想要成為那樣的藝術家!後來找到答案,那是因為他們的作品裡保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脈絡,那我呢?」他展開探索,向資深傳統藝師或前輩求藝,學習南北管音樂、參與陣頭和學台語,再融合西方流行音樂,建構出百合花的特色。創作遇到瓶頸時,北美館就是遇見靈感的最佳場所,吹著冷氣靜心看展覽,放鬆休息。收錄在《燒金蕉》專輯,幽默詼諧的〈藝術家〉就是因此得到靈光譜寫的⋯⋯
2023年10月刊-美好小旅行 / 台北三芝

部分內文摘要:
沿著往山的那一邊行駛,來到三芝樂天社區的田心子,因農村再生計畫的推行,棄耕水田變成夢幻的賞景祕地,也是攝影玩家熱門蹲點拍照處。站在花崗石步道,除了欣賞池中綻放的亮麗蓮花,遠方觀音山與大屯山稜線也清晰可見,3塊休耕的水田如同天空之鏡,倒映著遠山、藍天與樹林,勾勒出優美的山水風景畫,走來心曠神怡⋯⋯
2024年1月刊-藝起來玩 / 克里夫

部分內文摘要:
克里夫曾參與藝術家駐校計畫來到豐田村生活3週,平時寫作練琴,騎著老舊的腳踏車逛遍當地古蹟景點,與好友相約在梯田山聊天。豐田村是日治時期的官辦移民村基地,當時移民來台的日本人在此建造神社、警察廳與學校等屋舍,複製故鄉生活環境並順用命名。當年的豐田神社如今改為碧蓮寺,存有如鳥居、石燈與狛犬等豐富的遺跡⋯⋯
2024年4月刊-美好小旅行 / 楠西

部分內文摘要:
楠西區群山環繞,水果為主要經濟作物,產量種類豐富多元。楊桃切片後宛若星辰的模樣,被稱為「星星果」,無論生吃、製成楊桃汁或是鹽漬皆別具風味,其中位於曾文水庫水資源保護區的密枝社區出產的楊桃最出名。
果農之家農場內的森果川生活園區秉持「里山精神」,透過飼養雞隻啟動生態循環,使果樹在自然有機環境生長⋯⋯
2024年9月刊-光點人物 / 劉清池

部分內文摘要:
時代流轉,以華語為主的「校園民歌」浪潮來襲,年輕人乘風追浪,藉由創作音樂表達心聲,投入音樂製作連帶影響產業生態,漸形成台語、華語兩派。原先不分語言的劉清池,想起前輩林禮涵的囑託:「以後台語歌的編曲就交給你了。」劉清池說,「台語是我的母語,對它有情感。」就此專注台語歌的編曲。「要編台語歌,就要了解台灣人的生活。」時常透過步行觀察周遭,體會大眾感受,在編曲時很自然地就會把情感帶入⋯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