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台灣
搜尋


2021TIFA阮劇團《十殿》
一直知道阮劇團,謝謝TIFA,讓我有機會看他們的作品。 然後想說,我以嘉義人身份要跟阮劇團說:謝謝你們的堅持,你們真的是嘉義之光!開心也感動嘉義文藝圈有你們,期待你們繼續邁進,變成台灣數一數二的強悍台語劇團。 阮劇團的《十殿》作品,有分「奈何橋」與今天看的「輪迴道」篇,謝謝...
2021年4月18日


全然打開腦部能量
前幾天聽著研究「人類圖」的朋友打趣分析我:「你頭部區域全白沒有閘門打開,真的是外星人呢⋯⋯」也懶得回什麼,就配合當下氣氛又不為難自己的微笑帶過。 全白是沒有打開?還是全然開放感受? 接連兩天有幸與音樂職人會面,順著前輩們真心分享的話語,心神領會地走過他們口中的雲淡風輕。兩個...
2021年2月27日


比二 (黃建為)床邊的麥克風第六集《時間 timeless》
錯過好幾次,昨天終於在現場了。 很少聽到小型現場還有設計intro 音樂,在入口處待驗票的我,頓時感受到認真的氛圍。 黃建為,華語流行音樂詞曲創作人,也是歌手的他,與一群大型演唱會與錄音室錄音雙棲的優秀樂手,進行「床邊的麥克風」系列的小型現場表演。...
2021年1月27日


樂光海
大概是前晚電話裡說的月光海太令我嚮往,夢裡就登船出發,特別的是林小莉也一起跟著。醒來時,她也窩在身旁甜睡著,我們四眼相望,她輕輕地喵一聲。怎麼會有那麼可愛的貓咪。 練習一段時間「平常心」,不輕易地被負面情緒牽引(特別是生氣)。上禮拜出現了考題,有點難受的滿腦子退縮,很妙的,...
2020年11月24日


無垢舞蹈劇場《花神祭》
第一次欣賞無垢舞蹈劇場的作品,這部經典的《花神祭》可是久仰大名超多年了啦!果然,百聞不如一見,驚艷絕美、照見寂然。真的好看,作品本身很有靈性呀! 葉錦添設計的服裝也太美了,燈光設計也好美,舞者的肢體也超美(跳慢比跳快更困難許多),聲音設計也很美,音場也好好,打造了屬於無垢的...
2020年10月31日


陳建騏《一人之海》音樂會
原本的時間因為工作而無法參與,因為武漢肺炎延期之後反而有時間了,還很幸運地買到很不錯的位置,雖然不是海景第一排,卻可以完整地看清楚舞台調度與聲音,是個剛剛好的距離。 聚光燈亮起,騏騏從側門走上舞台中央,再緩緩步上管風琴台,台下的我被這畫面給帥呆了。管風琴的聲音充滿魔力,音一...
2020年10月26日


雲門舞作《定光》
入山,定魂綻靈光——定光 因為看過鄭宗龍舞作《毛月亮》,深深被舞作裡「因月暈著魔」散發的肢體魅力、音樂、服裝等整體美感吸引,在他接下雲門藝術總監之後推出的第一部作品《定光》開賣之後,立馬手刀搶位。 「似符號似儀式的肢體,解構與破壞狂野的舞蹈語言,拓荒身體與舞蹈的可能性。」這...
2020年10月5日


採訪陳建騏
好久沒有在假日出班,採訪當日下著大雨。 從來沒有想過有機會採訪到陳建騏老師,在正式採訪前先與攝影師在現場勘景後,趁著空檔和他閒聊。 我:「老師,我在很久之前有看過你還是樂手的現場喔。」 騏:「喔?是綺貞嗎?還是娃娃?」 我:「是在屋頂音樂節。」...
2020年7月1日


阿洛《氣息》
某日隨性選了廣播節目來聽,順著訪談內容竟不知不覺地起雞皮疙瘩之外,眼睛還不中用地微濕了。查明專輯資訊後在2019年底入手。 「這一路,音樂就是一條路,像祖先曾經航行的紋路一樣。」這摘自專輯內文的一段話,揭示了專輯的起源。以台灣為出發點,以語言的根為指引方向,透過南島語系的脈...
2020年4月25日


《林園水塘部》
去年聖誕節給自己的禮物,趁著年假窩在沙發上讀完了。挺有趣的「日皮法骨」的翻譯小說,303頁,花了將近10~12小時啃完。會買的原因,很單純地被封面給吸引,覺得好美好有畫面。但是,這不是一本鹹濕小說啦,不要被封面優美的圖給騙了(認真)但是也不是一本適合全家大小的小說,接近輔導...
2020年4月5日


採訪柯師傅
今年過年前的趕稿期大忙,因應過年特別早而整個作業都提早。採訪的前一日還加班到凌晨,但為了這採訪,讓神經很大條的我皮繃得比以往更緊,一改暗光鳥的習性早早入眠,深怕出錯失禮。 當日陰天毛毛雨,是我討厭的典型台北冬季冷雨天。比約定時間提早抵達些時間,快快嗑掉三明治與熱咖啡,一切整...
2020年3月1日


2019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 徐崇育&Harlem Inc.爵士樂團《重返哈林》Harlem Legacy:Back to St.Nick's Pub
有一種幸福就是,成為喜愛的演出一部份。 Becoming a part of the show you love, is a kinds of happiness. 這句話,是為上星期日(8月4日)的《重返哈林》演出所下的註解。...
2019年8月12日


原來,我們的採訪作業做得很細
採訪當日巧遇萬安演習,天空還突降大雨!一下子台大校園裡就多了許多小水池,攝影師卡在車上。看著大雨,心裡默默想著:「這雨這氣氛,跟本期主題又有呼應了。」那是一種迷濛之中的探索,又像在等待著放晴的奇蹟,這樣的生命巧合自今年起開始,不禁覺得有趣。...
2019年7月1日


採訪楊世豪後記
或許跟大家一樣,會接觸到楊世豪是因為亞洲達人秀。他與大環的優雅雙舞讓螢幕前的我看呆了,Replay好幾次。即使已經隔了螢幕,依舊都能感受到表演時所散發的純淨與溫和之美。按下了分享,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這位大男孩站在世界性舞台上為自己發光,為台灣發聲。...
2019年6月1日


青春
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,就是有人無私無邪的懂你、心疼你、支持你。 這些日子的風雨闖蕩,生命累積的故事與各種情緒等,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的形容再貼切不過。但這世界再怎麼不可愛邪惡混濁,還是會遇到認真追夢有才的靈魂,願意燃燒自己,留下最不可思議的綻放。暫且將之稱為青春吧,因...
2019年5月2日


清邁之旅第五篇—有累積才有文化
會寫了一連五篇的觀察心得,一切都是從色鉛筆開始。一直聽到周遭朋友說:「泰國的文創超強,台灣根本弱掉。」乍聽之下有點不服氣,總是要走一遭才能清楚明白原因。 *泰國當代美術館MAIIAM 經過半小時的車程之後,一下車,大家都驚呼了:「好美呀!」...
2019年4月26日


清邁之旅第四篇—關於信仰
對於信仰,人們相當仰賴可見可摸的「事實」存在強化而心中依託,建築就是最好的表徵。泰國是佛教國家,清邁因13世紀泰北地區有「蘭納王朝」建國,因此有更多異於曼谷的豐富古蹟建築存在。 既然來到佛教國家,不參觀一下人家的經典佛教建築,怎麼叫接地氣呢?...
2019年4月25日


四月刊製作後記
*未演先淚崩 四月號製作時,因為看了內容大綱淚崩嚇到同事。 《當我提筆寫下你:你就來到我面前》是知名作家張曼娟的作品,一看到這書名,立馬起雞皮疙瘩。 透過宋如慧所著《 見字如晤 》,認識秦嘉與徐淑這對佳偶的書信往來片段,惹了我眼淚奪眶,直呼:媽呀!好感人呀!...
2019年4月1日


大象席地而坐
近4小時的電影,考驗的不只是導演還有觀眾的理解。看完之後,明白也理解為什麼胡波不願意把片子剪短,因為真的無法再減了。走出電影院時,沒有自我預期的沈重,但確有種難以言喻的腹黑面被理解。 失落與絕望的灰濛滲透了整部電影,不快不慢但精巧準確的節奏,從容不拖戲的把事件轉折說得清楚卻...
2019年1月20日


大象席地而坐
近4小時的電影,考驗的不只是導演還有觀眾的理解。看完之後,明白也理解為什麼胡波不願意把片子剪短,因為真的無法再減了。走出電影院時,沒有自我預期的沈重,但確有種難以言喻的腹黑面被理解。 失落與絕望的灰濛滲透了整部電影,不快不慢但精巧準確的節奏,從容不拖戲的把事件轉折說得清楚卻...
2019年1月20日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