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邁之旅第四篇—關於信仰
- cat16punk
- 2019年4月2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1年7月20日
對於信仰,人們相當仰賴可見可摸的「事實」存在強化而心中依託,建築就是最好的表徵。泰國是佛教國家,清邁因13世紀泰北地區有「蘭納王朝」建國,因此有更多異於曼谷的豐富古蹟建築存在。
既然來到佛教國家,不參觀一下人家的經典佛教建築,怎麼叫接地氣呢?

曾遇過朋友因信仰而排斥其他信仰,覺得很可惜。我習慣稱為信仰而非宗教,因為它應該是由心出發、從心堅定的精神實踐。「宗教」字義就包含了「教」,會經過人的詮釋喜好被篩選產生落差容易偏離本意。縱觀全世界歷史發展都與信仰有緊密關聯。放下己見,給予其他異於己的事物多點空間理解友善,會是一種對於生命的溫柔。生命的長度無法丈量,但生命的深度可以耕耘。
在眾多古蹟當中,最後選擇了最著名的契迪龍寺參觀。契迪龍寺也有翻譯成柴迪龍寺,又名大塔寺,是清邁境內最有名、最重要且最高的寺廟,參觀需要門票。
適逢假日人潮眾多不好進入,再加上聽不懂司機所說,下車後才發現還沒到。透過Google map引導,從清幽安靜的後門進入寺廟,途中還遇到十分威嚴但衣服很繃的泰國警察。
經過了一棟十分典雅的咖啡館,再往裡面走,一座巨大的磚造方柱磅然入目。「好大喔」是我們不約而同的驚嘆句,藍天豔陽之下更顯得龐大。
這磚造塔寺有四面,上頭佇立著石刻大象數隻,斑駁和雨水沖刷累積的歷史軌跡清楚易見。精細尊貴的佛像與威猛霸氣的龍盤伏於前,還有金屬打造的盛開蓮花,掀起了心中陣陣的驚嘆與驚喜。
頂著盛陽,閉上雙眼感受氛圍氣息,微風吹過擾動了風鈴,清脆的噹噹聲飄過。頓時間整個空間只有我與眼前的大塔在彼此呼應,磁場舒服和煦,當我睜開眼時,莫名的感動,眼淚打轉。




散步走到正門才發現大部分的觀光客是從這裡進入,歐美人士大多都會很虔誠地在大佛面前靜坐或靜心,當然有人比較關心跟佛的合照好不好看。除了購買鮮花敬佛以外,還可以購買金箔棒,向你想要祈福的菩薩像上貼金。
涼亭內,有剛下課的小沙彌乘涼玩耍著,大樹下掛著牌子寫著歡迎與僧侶談話。來大塔寺參觀時已經在清邁遊晃的第四天,這城給予的難以言喻樸實、心安感一直都在。或許是人們篤信佛教,讓整個地方都被慈悲愛物心圍繞。
搭Grab時常見司機頂上有類似白色泥印痕跡。司機說只要是新車,他們都會請師父替新車祈福,期盼開車平安順利。也常見司機將家人的照片擺在車內。泰文語調輕柔軟綿,無論男女說起來話都是如此。這樣的溫柔,好像是源自於生命的柔軟,敬愛生命應該就是這國人民很自然的生活態度吧。
這人人都有的溫柔與包容,讓我們能在瓦洛洛市集裡遇見關帝廟。源自華人文化的信仰,讓當初舉家至此的人有了安定的力量。到訪時剛好有學生在採訪,不知道我們有沒有入鏡呢!

Commentaires